苦楝樹果實。圖片取自環境資訊中心 |
池上回轉所在的池上鄉新興村,原是一大片的苦楝樹海(從它的阿美語舊地名得知),可以想像當時美不勝收的景象。
了解一個地方,知道地名的典故由來,是一個蠻好的線索,特別是台灣許多地方的原住民地名,都具有更多的意義。
出現大水埤的地方,被移入的漢人稱為「大陂」,後又誤寫成「大坡」,即今天「池上」鄉的舊稱;此外,約在1870年代(清光緒年間),漢語族移民在此地新開墾田園,稱為「新開園」,這又是池上鄉的另一舊稱。
因本鄉東側有阿美族叫做Panao的一天然湖泊大坡池,日治西元一九一九年(民國八年),日本長野千曲川流域大水災,有災民移住於池的西北方,故名「池上」鄉。
新興村
日本治台時期,日本長野縣49戶洪水災民移民至此墾植,因此新興村舊稱為「舊移民」。日治末期,日人強徵民伕,在今池上國中一帶修築飛機場,以備作戰之用,該處即稱飛機場。光復之後,改稱「新興」,取重「新」再「興」旺、「興」盛、「興」隆之意。
日據時期,日人入墾此處,種植許多苦楝樹,阿美族將此名為「芳啊芳啊散」(FANG A FANG A SAN),即有許多苦楝樹的地方。
福原村
光復前,閩南人稱為「車頭」,阿美族人直譯為「甲道」,光復後,取幸「福」之「原」動力之意,改名福原村,是池上鄉的精華地區。
福文村
花東鐵路通車後,因位於車站後方,亦即「車路」之「後」,故稱「車路後」或「後街」。又恆春一帶平埔族遷居在「車路後」同一條街道上,該街被稱「恆春街」。光復後取意幸「福」與「文」化之發祥地,更名為福文村。與福原村同為池上鄉人口聚居帶。
阿美族人稱福原村為「吉紮辣愛」(JEE TZA LA AY),即有顎頦骨的地方。因昔日有竊賊殺害他人牛隻後,將烹煮所餘埋入土中,失主發現後,將牛隻的顎頦骨吊在竹枝上,警告村人而得名。
慶豐村
取農家年年「慶」祝「豐」收之意為村名,居民以漢化平埔族人及客家人為主。並多以種植水稻為生,本區在農地利用規劃上屬於水稻區。
大坡村
位於池上鄉的東北角,東臨海岸山脈,海拔高度約在286~340公尺之間,多屬丘陵地,由東向西傾斜。本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為清末以來移入的恆春阿美族,阿美族以方位命名「嘎娃利娃利」(GAWALIHWALIH)即大坡池東邊的地方。
大埔村
原為阿美族聚居地,當時地表為河床地,也就是俗稱的「溪埔」。所以在昭和時,依其自然環境命名,以阿美族語KA-LU-KA-BU稱之,即大片未墾的肥沃地,又因面積大,故稱「大埔」。
錦園村
清光緒元年(西元1875年),已有漢人入墾,原名「新開園」,新開園地之意,為池上鄉最早開發的地區。光復後,本村取「錦」繡美麗田「園」之意,更名為「錦園村」。
萬安村
日據時期至光復初期,今萬安村原名「樹林」。因為此地過去人口少而樹木茂盛,稱之「樹林」。更早期稱「萬安庄」,光復之後則稱「萬安村」。
富興村
原名水墜,富興村開墾初期,居民製作了許多水車,運用水力來舂米,因此,富興村因此被稱為「水墜」(台語:水墜仔),老一輩的居民至今仍使用這個稱呼。光復後改名為富興,取其吉祥之意。阿美族語「吉古襪愛」(JY GU WAH AY),意為產木瓜的地方。
振興村
原名「白毛寮」,早期該地曾有「白」髮老人,住在芒草花穗之「毛」花搭蓋的草「寮」,從事開墾農地與捕殺獵物維生,故稱白毛寮。因屬池上鄉最偏遠的地方,白毛寮含有不毛之地的意思,民國60年村長召開村民大會,改名為振興。
Source:
(1)池上鄉志
(2)環境資訊中心 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113662
(3)內政部民政司
(4) https://goo.gl/nMWsXi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